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膜法余氯傳感器的透氣膜出現污染和堵塞時,需根據污染物類型(物理性、化學性)和膜材質特性選擇針對性清洗方法,以恢復透氣性同時避免損傷膜結構。以下是常用清洗方法及操作要點:
一、物理性污染 / 堵塞的清洗(適用于懸浮物、顆粒物、藻類等)
1. 軟刷輕柔擦洗
適用場景:膜表面附著泥沙、絮體、藻類等松散污染物(未形成堅硬沉積層)。
操作步驟:
拆下傳感器(或關閉采樣流路),用軟毛牙刷或專用清潔刷(刷毛硬度≤尼龍 610)蘸取常溫純水(或去離子水),輕輕擦拭膜表面(避免垂直用力按壓,防止膜破損);
擦洗后用純水沖洗 3-5 次,去除殘留污染物。
優點:操作簡單,無化學損傷風險,適合日常維護(建議每周 1-2 次)。
2. 超聲波清洗
適用場景:膜孔隙內堵塞細小顆粒物(如膠體、微米級泥沙),常規擦洗無法清除。
操作步驟:
將傳感器的膜片部分(避免電極其他部件進水)浸入盛有純水的超聲波清洗槽中,設置功率 30-50W、頻率 40kHz,清洗 5-10 分鐘;
取出后用純水沖洗,檢查膜表面是否干凈。
注意事項:
避免長時間(>15 分鐘)或高頻清洗,防止膜因振動疲勞開裂;
不適用于已老化變脆的膜(可能加速破損)。
二、化學性污染的清洗(適用于水垢、油脂、硫化物等)
1. 酸性溶液清洗(針對鈣鎂水垢、金屬氧化物)
適用場景:膜表面有白色 / 灰白色硬垢(如碳酸鈣、氫氧化鎂沉積),常見于硬水或高堿度水體(如自來水、循環冷卻水)。
操作步驟:
配置5%-10% 檸檬酸溶液(或 1% 稀鹽酸,腐蝕性更強需謹慎),將膜片浸泡其中 10-20 分鐘(觀察到水垢溶解即可);
取出后用純水反復沖洗,直至殘留酸液洗凈(可用 pH 試紙檢測沖洗水呈中性)。
注意事項:
避免使用高濃度強酸(如>5% 鹽酸),防止膜材質(如聚四氟乙烯)被腐蝕;
清洗后需重新校準傳感器(酸液可能影響電極電解液平衡)。
2. 堿性溶液清洗(針對油脂、有機物污染)
適用場景:膜表面附著油脂、表面活性劑或黏性有機物(如食品加工廢水、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表現為膜表面發黏、透光性下降。
操作步驟:
配置0.5%-1% 氫氧化鈉溶液(或 2% 碳酸鈉溶液),將膜片浸泡 15-30 分鐘(油脂類污染物會乳化溶解);
取出后用軟刷輕擦殘留雜質,再用純水沖洗至中性。
3. 還原性溶液清洗(針對硫化物、金屬硫化物污染)
適用場景:膜表面有黑色 / 棕色污染層(如硫單質、硫化銀),常見于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水(如造紙、印染廢水)。
操作步驟:
配置5% 亞硫酸鈉溶液(或 10% 硫代硫酸鈉溶液),浸泡膜片 10-15 分鐘(還原性物質將硫單質轉化為可溶性硫代硫酸鹽);
取出后用純水沖洗,必要時配合軟刷輕擦。
三、嚴重污染的應急處理(清洗無效時)
若膜表面形成堅硬且不溶于酸堿的沉積層(如長期未清洗的硅酸鹽垢、金屬氧化物復合垢),或膜已出現局部破損(清洗后仍檢測值漂移),需直接更換新透氣膜(通常為耗材,與電解液一起更換)。
更換后需重新進行兩點校準(如 0.5mg/L 和 2.0mg/L 余氯標準溶液),確保檢測精度。
清洗后的效果驗證
響應速度測試:將傳感器放入已知濃度的余氯標準溶液中,觀察達到穩定值的時間(正常應為 10-30 秒),若仍>60 秒,說明清洗不撤底或膜已老化。
精度驗證:檢測標準溶液的示值誤差,若誤差>±5%(或超出廠家規定范圍),需重新清洗或更換膜。
總結
膜的清洗需遵循 “先物理后化學,輕度污染優先日常維護" 的原則:
物理性污染以定期擦洗和超聲波清洗為主,避免污染物積累;
化學性污染需針對性選酸堿或還原性試劑,控制濃度和時間以保護膜材質;
若清洗后性能仍無法恢復,及時更換膜是保證檢測準確性的關鍵(建議根據水質設定更換周期,如潔凈水 3-6 個月,污水 1-2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