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儀作為精準捕捉空氣質量數據的前沿設備,在環保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嚴謹的日常維護體系。以下是針對該儀器的具體保養指南:
每次現場作業完成后,首先要對監測儀外殼進行全面檢視,清除附著在其表面的灰塵、污漬或其他雜質。使用柔軟干燥的抹布輕輕擦拭機身及顯示屏區域,注意不要刮傷標識牌或按鍵面板。對于傳感器探頭部分,則需采用專用毛刷小心清理進氣口處的顆粒物堆積,避免堵塞影響采樣效率。同時觀察是否有明顯變形、裂紋等情況出現,及時上報異常狀況以便盡早修復。
二、校準驗證與精度保障
定期執行零點校準和跨度校準操作是維持儀器測量準確性的核心環節。按照說明書要求通入標準氣體(如氮氣用于歸零調整,已知濃度的目標污染物用于量程校驗),通過內置菜單設置相應參數完成自動校正流程。在此過程中密切監控讀數變化趨勢,若發現偏差超出允許范圍,應立即查找原因并重新調試直至達標為止。此外,建議每季度邀請第三方計量機構進行全面檢定,獲取權*認證報告以證明設備的合規性。
三、環境監測儀濾芯更換與氣路疏通
考慮到空氣中存在的大量懸浮微粒會逐漸阻塞過濾裝置,因此要根據實際使用頻率適時替換預過濾器和精細過濾器元件。打開機柜門找到對應的安裝位置,按照指示方向取出舊濾芯并裝入新的替代品,確保密封良好防止泄漏。與此同時,仔細排查整個氣流通路是否存在彎折、壓扁等問題,保證氣體能夠順暢地流經各個檢測單元。當感覺到抽吸阻力增大時,很可能意味著某處發生了局部梗阻現象,這時就需要徹*疏通相關管道。
四、電氣連接的安全性評估
經常性地巡查電源線纜、信號傳輸線的完整性,查看絕緣層有無破損老化跡象,接頭部位是否松動脫落。特別關注那些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機械應力作用的部分,必要時添加保護套管予以加固。測試各電路板上的焊點牢固程度,排除虛焊脫焊風險。對于帶有電池供電功能的便攜式版本,還需檢驗充電回路是否正常工作,避免因電壓不穩導致突發斷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