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高濁度水樣(濁度>100NTU,如暴雨后的地表水、造紙廢水)中大量懸浮物會嚴重干擾 UV 法 COD 監測,傳統預處理技術(如單一過濾)效果有限,近年來預處理技術創新顯著提升了高濁度適應性,核心技術如下:
多級復合過濾系統
傳統過濾的局限性:單一濾網(如 5μm)易被高濃度懸浮物堵塞(1-2 天需更換),且無法去除細小膠體顆粒(<1μm),散射干擾仍較嚴重。
創新設計:“粗濾 + 精濾 + 膜過濾" 三級過濾:
粗濾:100μm 不銹鋼濾網,去除大顆粒懸浮物(如泥沙、纖維),濾網采用自清洗設計(通過反沖水流自動清除表面雜質),壽命延長至 1 個月以上。
精濾:5μm 聚丙烯濾膜,去除中等顆粒,濾膜采用折疊式設計,過濾面積是傳統平膜的 5 倍,納污量更大,更換周期延長至 1 周。
膜過濾:0.22μm 陶瓷膜,去除細小膠體顆粒,陶瓷膜耐清洗(可反復用稀硝酸清洗),壽命達 3 個月以上。
優勢:三級過濾可將濁度從 500NTU 降至 10NTU 以下,且更換周期延長 3-5 倍,減少運維工作量。
離心 - 沉降一體化預處理
技術原理:利用離心力(轉速 3000-5000rpm)使懸浮物快速沉降,上清液進入檢測系統,適用于懸浮物濃度>1000mg/L 的及端場景(如選礦廢水)。
創新設計:
連續式離心:采用碟式離心機,水樣從中心進入,在離心力作用下,懸浮物被甩至邊緣并通過排渣口自動排出,上清液從中心溢流口流出,實現連續預處理(處理量 1-2L/min)。
沉降輔助:添加微量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濃度<1mg/L),加速懸浮物凝聚沉降,不影響 COD 測量(絮凝劑不吸收 254nm 紫外光)。
優勢:可處理濁度>1000NTU 的水樣,預處理后濁度<20NTU,且無濾膜堵塞問題,適合高懸浮物工業廢水。
在線濁度動態補償技術
技術方案:對于無法通過預處理玩全去除的細小顆粒(如膠體),采用 “雙光路 + 動態算法" 實時補償:
雙光路設計:254nm 紫外光(有機物吸收 + 散射)和 650nm 可見光(僅散射),同時測量兩個波長的吸光度。
動態算法:通過在線學習建立散射校正模型,模型根據實時濁度值自動調整校正系數(k),而非固定 k 值,補償公式為 COD 校正 = A254 - k (NTU)×A650,其中 k (NTU) 為隨濁度變化的函數。
應用效果:在濁度 50-500NTU 范圍內,COD 測量誤差從 ±20% 降至 ±5%,無需頻繁更換預處理耗材。